返回

大明:我的学生是朱元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37章商贾出银子,攘夷平乱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不仅如此,就在全城上下都在疑惑,这四个幕尔小邦,到底是哪里来的胆子,竟然跟大明叫板的时候。

    金陵最新公布的报刊,也都坦然承认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整个金陵顷刻之间便被引爆!

    “欺人太甚啊!咱辛辛苦苦整两个宝钞,太子爷给咱们两个利息钱,他们先急了?这件事从头到尾跟他们有一文钱关系吗?!”

    “陛下呢?太子爷太年轻了,是不是让这几个番邦拿捏了?”

    “是太子爷仁厚,知道天下百姓刚刚拿下大漠,民生凋敝,不想再劳民伤财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咱大明还能朝着这几个番邦低头?过几日,这些番邦就得蹬鼻子上脸!”

    “这一筐菜又坏了,今天晚上又得拿回去喂猪了。”

    “掌柜的,你这点烂菜叶子,十个大子儿我全要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位爷,您要这玩意干嘛?”

    “老.子今晚上给他们扔礼宾院去,这帮狗.娘养的就配吃这东西!”

    “走,同去,同去!”

    原本就是建立在驱逐鞑掳的国本之上的大明百姓。

    在听说了连东夷、高丽这样的番邦,都想骑到大明脖子上拉屎之后,百姓们登时便炸了锅。

    不过,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,这些事情仍旧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金陵的商贾们来说可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这些商贾们深知加息,对这些商贾们来说意味着什么。

    金川门大街。

    在街道的两侧,还有七八处正在重新修缮的店铺,在整个金陵,金川门大街,几乎是最整洁的街道。

    金川门乃金陵北门,出了金川门便是金陵水路,自开海以来,金川门大街的地价便是一路高歌猛进,而将铺面放在这里的,无不是富可敌国的巨商大贾。

    当今天的第一份报纸印发之后不久,不多时便有一名,身着粗麻布衣的商贾,赫然走出了店铺,直奔紫禁城的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没过多长时间,几乎每家店铺都出来了人。

    而这些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。

    午门!

    仅仅一个时辰的功夫,在午门之外便跪满了来请愿的商贾!

    金水河畔已然聚满了围观的百姓。

    “大人,闹起来了,已然有不少显贵去午门请愿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的崔莹不由得心头一颤。

    这些乡绅们终于坐不住了?

    大明打的仗,那可都是他们的家底!

    想到这里,崔莹便不由得有些喜不自禁。

    登时便跟着其余三人,匆匆的赶往了午门看热闹。

    崔莹甚至能想象出,朱元璋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了。

    堂堂大明大皇帝,也不过如此啊!

    一行人刚刚赶到午门,崔莹四人看到午门外跪着的密密麻麻的人头,崔莹险些直接跳脚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诸位,大明这一次,怕是不想退兵都不行了!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民意,民意啊!民意不可违的道理,大明大皇帝难道会不懂吗?”

    崔莹对于大明的这个社会结构还是有些了解的。

    今日这些请愿的人虽然在午门,但是这些人在朝中多少都会有些关系。

    最快今天晚上,各级士大夫的奏疏就会放到朱元璋的案头。

    崔莹不由得笑盈盈的整理了一下衣冠,旋即道:“诸位,崔某乐意给大皇帝一个台阶下,只要大明愿意废黜宝钞,咱们带着国书再去见他一次也无妨。”

    其余三人登时便附和大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整体上来讲,如果大明能跟以前一样,不用宝钞,平日里进贡换些赏赐,他们还是愿意称臣纳贡的。

    毕竟这样撒.币的冤种实在是不好找!

    “我等与崔大人同去!”

    说罢,三人登时便折返回礼宾院换了袍服之后,再次来到了金水河。

    而这一次,他们是来进宫进谏的。

    四人均是手持国书,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,大步流星的朝着午门走去。

    只不过当走到午门附近时,崔莹才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。

    这些士绅,怎么全都穿着粗麻布衣啊?

    “崔大人,这事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儿啊......?”

    崔莹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太对。

    这些人一个个红光满面的,显然不是穷人,但是他们恰恰又都没穿丝绸。

    这说明了他们是既有钱,又不能穿丝绸!

    答案呼之欲出,这群人就是商贾!

    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。

    理论上讲,眼前的这些人,都是跟崔莹等人有着杀父之仇的。

    仇人见面分外眼红。

    登时便有人认出了四人的身份!

    “就是这四个使节,他们现在又想进宫去骗太子殿下了!”

    “欺人太甚!欺人太甚!老夫今日跟你

第237章商贾出银子,攘夷平乱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